学校公告:
 

名师工作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名师工作室 > 刘先海工作室 > 正文

《年节风俗》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17-04-20来源:作者:刘先海阅读量:


                梳理探究活动之《年节风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

——以清明节为例

 

湖北省www.manbet3.net    刘先海

 

【教学设计背景】

1、“二十四节气”申世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1128日至12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1130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2017127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教学设计理念】

1、2016年9月14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其中,“文化基础”放在首位,具体阐释如下: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2、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关键内容如下:

1)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2)语文素养提升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教学设计重点与思路】

1、注重语文探究活动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2、注重听说读写与语文思辨能力结合。

3、板块推进与线条展示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围绕清明节活动展开节俗资料收集。

2、收集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

3、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4、了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其他节俗活动。

【课堂实录】

师:人间最美四月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木葱茏,繁花似锦,百鸟鸣凤。四月有一个重要节日,大家知道的,一起说说看!

生(异口同声):清明节。

师: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前一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这档栏目十分火爆,我们来玩一个清明诗词接龙的游戏,第一句由我说,同学们接着往下说,现在开始: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路上行人欲断魂。

生:借问酒家何处有?

生: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春城无处不飞花——

生:寒食东风御柳斜。

生:日暮汉宫传蜡烛,

生:轻烟散入五侯家。

师:梨花风起正清明——

生:游子寻春半出城。
生:日暮笙歌收拾去,

生:万株杨柳属流莺。

师: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生:扫墓,祭祀。

生:郊游,踏青。

生:禁火,冷食。

生:插柳,植树。

生:春耕,生产。

生:采桑,养蚕。

生:放风筝,修禊事。

 

 

师:大家了解的还真不少。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5日左右,前后有半个月时间,我们荆州有前七后八之说,加起来刚好半个月时间。刚才大家罗列的清明风俗就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总结流传下来的清朗明风,特别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寻春踏青,墓田祭扫梨花如雪,

雨霁见虹曲水流觞,人倚秋千,

纸鸢空鸣青团寒食,闭窗静眠

在这些众多的习俗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课前,大家进行了充分准备,下面分小组进行展示。

生(A组):我们这个小组认为是祭祀。

师:请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A组):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非常重视祭祀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刚才接龙的三首诗都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师:这是一种什么文化?(追问)

A组):一种祭祀文化,一种孝文化。

师:“文化”这个词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外延是很宽广的。清明节与民间哪个节日前后相联?(追问)

生(A组):寒食节。

师:很多地方,前一天为寒食节,后一天为清明节。这两个节日连在一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历史典故?请你给大家讲一讲,你也可以寻求帮助,让你的同伴展示一下风采。

生(A组):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忍饥挨饿,他的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救了公子一命。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派人进绵山延请介子推受赏。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后来,晋文公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师:你讲得太精彩了,也很完整。大家掌声鼓励!有没有同学补充的?(追问)

生(A组):寒食节其实另有说法。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所以,后来禁火冷食和祭祀扫墓成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

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A组的同学们点赞!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B组同学们的精彩表达。

生(B组):我们这个小组认为是郊游,踏青。

师:我们都想品味这背后的文化味道。(这个提问比先前有所变化,直接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元素,比先前更进一步。)

生(B组):《论语》中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场景。孔子要求他们各言其志时,曾点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

师:你们知道孔子为什么独“与点”吗?(追问)

B组):这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接触,能让人身心愉悦。

师:身心愉悦的背后,其实还有一种精神追求。有没有补充表达?

B组):看上去这虽然只是一种郊游活动,但是在孔子看来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次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才是孔子与点的真正原因。

师:这是我听到的对郊游最有文化与哲理味道的解释。我还想听下一组同学的精彩展示。

生(C组):我们这一组认为是放风筝,修禊事。

师:放风筝,大家都懂,修禊事可就有点味道了。说说你的味道。

C组):修禊事是古代中原民族消灾祈福礼仪,指古人三月三日在水边祓除不祥的风俗,并且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是古已有之的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其中以发生在晋代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修禊最为著名。

师:我们很熟悉的经典名篇《兰亭集序》讲的就是修禊事的情景。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回顾背诵一下《兰亭集序》的开头一段:

C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师:大有“朗读者”的风范!刚才,我们听到ABC三组的同学就清明节的习俗进行文化表达,实在令我感到惊喜,想不到同学们在课前准备这么充分,居然有如此丰厚的文化积淀。鉴于时间关系,其他组的同学,课后以书面表达的方式交给老师,我们一起PK,看看谁的文化表达更为精彩。

(话题引导,转移)其实,清明在最开始还不是节日,是一种节气,与物候有关。下面,请D组的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D组):雨水比较多,我们记得最熟的那两句诗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生(D组):气温渐渐回升,天朗气清,万物清明。

生:《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师:大家知道,我国古代农时中有多少个节气?(追问)

D组):二十四个。

师:有没有谁一口气背诵下来?

D组)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背得很熟,请一位同学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这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形成的?

D组):我们先辈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与农历中的朔望无关。读罢二十四个节气,你就会大致知道不同的节气呈现出来的物候特点。实在是太准确了。比如,立秋过后,天气真的就变凉了;清明前后,真的就是雨水纷纷;夏至到来,真的就是白天的时长最长,夜晚最短;冬至那天,天气真的就冷得出奇。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立春

正月节

雨水

正月气

惊蛰

二月节

春分

二月气

清明

三月节

谷雨

三月气

 

立夏

四月节

小满

四月气

芒种

五月节

夏至

五月气

小暑

六月节

大暑

六月气

 

立秋

七月节

处暑

七月气

白露

八月节

秋分

八月气

寒露

九月节

霜降

九月气

 

立冬

十月节

小雪

十月气

大雪

十一月节

冬至

十一月气

小寒

十二月节

大寒

十二月气

师:大家思考下,节气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D组):让我们知道了时序的交替变化。比如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十分明显,意味着四季交替的明显变化。

D组):我们可能每个人对这种时序变化都十分认同。由于时序变化是与大自然的阴阳之气的变化相联,所以节气的起始点并不是立春,而是冬至。气有阴阳,阳气刚开始很微弱,日渐盛大,所以始于冬至。《史记》中曾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所以,人们把冬至当作节日来庆祝,北方人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这不是庆祝冬天来了,而是庆祝阳气开始生发了,春天离我们不远了。

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除刚才我们讨论的清明以外,请大家自选熟悉的节气进行解读。

(学生讨论)

生(E组):我们发现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署、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E组):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所以,农谚中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

E组):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但是秋分以后,天气渐渐变凉。俗话说:一场秋雨一阵凉”。秋分以后,雨水也增多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道出秋雨绵绵的特点。

……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通过讨论,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F组):二十四节气与时序和农事联系得非常紧密。

生(F组):老师,我认为还应加一个节气,就是立霾。

生(哄笑)

师:你的见解十分独到,令人深思。随着工业社会的高度发达,大自然受到严重破坏,气候受到恶劣影响,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个人的观点,加一个立霾也未尝不可,引起人们对环境恶化的高度关注。

自古以来,中国是农业社会,二十四节气对农时、农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今天的课,我们从节俗说起,说到了节气,现在我们来说一说节令的问题。大家猜一猜,节令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生(F组):节令,我理解为节气时令,大概是一些规则和要求。

生(F组):节气一般不单独说,通常与月份配合,称为节令。它是说宇宙阴阳二气迭相推移,遂有月和节气变化,而人的活动也要与天地自然之气运相结合。古人把这套天时和人事相配合的学问称为月令或时则,告诉人们,做事要以时月为准则和号令。这些准则和号令告诫的对象主要是帝王,后来上升为一种礼制,成为邦国典礼,这些邦国礼制后来又弥漫到民间,渐渐演变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间法典。

师: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虽然逐渐减弱,但是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正基于此,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生(F组):在201611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增添了中国元素。让外国人再带一丝神秘感来看中国。

师:当然,申遗成功并非终点,著名作家冯骥才表示:“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但它不是终点,应该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张晓风也说:“任何旅程的终点往往是下一段征程的开始。”申遗成功不是骄傲资本,而是反思的动力,我们要进入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去采撷。对申遗成功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生(G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再次让我们体验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感到非常骄傲自豪!

生(G组):中国有很多申请成功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珠算、宣纸、篆刻、京剧、剪纸、端午节、针灸、皮影等,但是我认为申请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如何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

生(G组):申遗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传承其蕴含的文化传统。

生(G组):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固然要弘扬传统文化,自豪于老祖宗的智慧与创造,但是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厚古薄今,在现实生活中,“二十四节气”就有不少内容与当前的天气和物候变化不太一致的地方。因此,我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还是要学鲁迅先生那样,运用拿来主义。有用的,科学的东西,我们就欣然继承,无用的,错误的东西,我们就放弃,或者加以更正。

师:鲁迅的拿来主义深刻而实用,特别是他的那句关于拿来主义的阐述,我们应该记忆犹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生(G组):通俗的讲,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师:大家的思维提升到这个层面,我感到非常高兴。从节俗到节气,再到节令,最后到思辨,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文化的营养浸润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先贤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让我们一起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力量,内化为文。

最后,请大家用对联的方式就二十四节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最精彩的表达。

生:慎终怀远,乾坤初心。

生:追长风浩荡,怀亲情醇厚。

生:天地悠远,时日绵长。

生:清风和畅,明月当空。

……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非常精彩,今天的课到此为止,谢谢同学们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俗,进而引导学生用思辨的观点来看待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执教者较好地把控了学生思维的递层推进,从感性的节俗开始,到节气的梳理,再到节令的探讨,最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课堂设计重在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课中精彩展示、课后小结的思辨反思。整堂课活动充分,探讨热烈,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也厚度。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