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告:
 

名师工作室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名师工作室 > 刘先海工作室 > 正文

从《项脊轩志》中学写记叙文

发布时间:2017-03-01来源:作者:阅读量:

从《项脊轩志》中学写记叙文

 

胡芳

 

摘要:从文本中学习写记叙文的技法是一种捷径。《项脊轩志》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情制胜,而感情充沛是写好记叙文的前提。因此,作文教学要学会从文中来,到文中去。

关键词:以情制胜   平中见奇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 “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借记物、写事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一种文体。这篇文章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多年以来,《项脊轩志》被编入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可见其魅力。高中生写记叙文,可以从《项脊轩志》中借鉴很多手法。

一、以日常琐事寄托深情

《项脊轩志》追忆了与作者关系紧密的三位女子,一是先妣,一是先大母,一是亡妻。斯人已逝,归有光在追忆她们的时候,没有写轰轰烈烈的事件,甚至没有写什么大事,却感人至深。写先妣,只有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来轩中做什么呢?文中并没有写明,但是参考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先妣事略》,归有光的母亲素来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室靡弃物,家无闲人”,我们可以想象,母亲到轩中可能是找一件东西,也可能是嘱咐仆从一件事情,无论怎样,总是勤劳慈祥的家庭主妇形象。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天底下没有人比母亲更关心孩子的饥寒,这里看似寻常问答,其实写尽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与关怀。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归有光早年丧母,这种伤痛深入骨髓,以至于娶妻生子多年后,仍然痛呼“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尽管作者只写了老妪的这句简单的话来追忆母亲,但是读来仍让人痛心不已!所以“老妪泣”,也从侧面表现了母亲的温柔可亲。

追忆先大母时写了三个细节。一是大母来轩中,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久不见若影”,可以想象这位慈祥的祖母寻找过她的孙儿,有一种好不容易找到的欣喜,体现了祖母对孙儿的关爱;“大类女郎也”,这是句玩笑话,全天下的祖母似乎都跟孙儿开过这样的玩笑,语言描写中人物的一颦一笑跃然纸上。二是大母离开的时候“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以手阖门”,这个微小的动作表明祖母怕打扰孙儿读书,也包含了对孙儿的疼爱;自语的那段文字则满含期望。三是不久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持之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象笏是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之用。太常公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他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由此可见,这件“象笏”是祖母比较珍贵的陪嫁物品,祖母将它赠给归有光,寄托了老人对孙儿的勉励与赞赏。然而,归有光的科举之路也异常坎坷,写作此文时还是功名未就,所以“瞻顾遗迹,令人长号不自禁”。

追忆亡妻,也只写了几件琐事。一是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作者是读书人,妻子问的是古时候的大事,学的是书法,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妻子随着丈夫安贫乐道,自然能琴瑟和鸣;二是妻子从娘家回来之后,转述小妹们的话“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小妹们的话似乎不着边际,然而细细思考,其中深味,令人神往。阁子就是项脊轩,就是妻子常来问古事、凭几学书的地方,小妹们怎么会知道有这个地方呢,肯定是妻子回娘家与她们谈起的,妻子为什么会谈起南阁子呢,肯定是她在此过得愉快她才会情不自禁向闺中的小妹们说起。三是“吾妻死,室坏不修”,简简单单七个字,却有一种心灰意冷的冰凉感。归有光的家境一直困顿,全靠妻子王氏料理家事维持生计,让归有光专心讲学。纵然屡试不第,却能传播学问,又有妻儿相伴,归有光的生活倒也有滋有味,然而,如今常伴左右、体贴入微的妻子去世了,他的生活可以说是崩溃了,所以连书斋也懒得修葺了,“室坏不修”四字所承载的丧妻之悲痛岂是笔墨所能承担道尽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日常琐事寄托深情,是归有光对古文的一大贡献,它打击了当时“追章琢句,模拟剽窃”的复古倾向文风,使文章能褪去铅华,显示出真性情。我们在教学记叙文的时候,也应该提倡学生以日常琐事寄托真情,写出文章的真性情。

二、抒发感情,收放自如

抒情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等。这两种抒情方式本身并无高下之分、优劣之别,重在收放自如、各有妙处。

《项脊轩志》先后追忆了先妣、先大母和亡妻。作者听到家中老妪说起母亲生前一两件小事时,悲痛不能自已,写到“余泣,妪亦泣”;回忆先大母赠给自己太常公的象笏,并联想到此时功名未就时,“瞻顾遗迹,令人长号不自禁”。这两处的悲痛之情,作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真挚感人,引发读者共鸣。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追忆亡妻时,作者并无之前的“泣”和“号”,只写了庭中的枇杷树。其实,泣”和“号”自有理由,不会显得突兀,借树怀人,含蓄蕴藉,也别有一番风味。追悼母亲时还包含着幼年丧母的痛苦(归有光8岁丧母),林纾说“自幼失母之儿读之,未尝不流涕矣”,可见作者的创伤之深,所以“泣”;追悼祖母时还包含着辜负祖母期望的愧疚、功名未就的痛苦和家道没落的感伤,种种情感不堪忍受,所以“长号”。而追忆亡妻,夫妻之间的情感绵绵不绝,自然隐忍含蓄。况且,作者补叙时已经40多岁,历经人事沧桑变化,较之从前,也多了一份沉稳内敛。这种含蓄内敛并不减轻作者的丧妻之痛和对亡妻的怀念,庭中的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下的,作者站在枇杷树下,睹物伤情,给人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觉,虽只字不提思念,但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实乃点睛之笔。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留白艺术,譬如中国画,常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给你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譬如古典音乐,往往在高潮声中骤然而止或者一声一断似断非断,给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绝妙感受。在文学中,往往不着一字而尽显风流,《项脊轩志》的结尾就是一例。作者什么都不说,但是读者一定能想象他手抚枇杷树时眼中的失落与伤感。

总之,“作者在抒发感情时做到了“收放自如”。现在高中生写作文,常常不知如何抒情,有时空喊口号,有时无病呻吟,有时平淡无味,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刚好给我们提供了好的范例。

三、哀乐相衬,倍增其哀乐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把《项脊轩志》分成了情感基调完全不同的两部分,前面极力描写轩中读书生活的怡然自乐,后文追忆亡者、抒写变迁沧桑之感,不胜其悲。第一段文字是否会冲淡后文的悲情呢?当然不会,这是以乐衬哀,倍增其哀乐。

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书籍满架,墨香萦绕;轩外的景致更是令人心旷神怡,白日里花木增胜、小鸟啄食,月夜里挂影斑驳,让人想起苏轼“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句子,大概天地间的一股纯净之气总能感染敏感的文人们,化为文字的精灵跳跃在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心里。轩外与轩内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这可能是作者一生中最为愉快的一段生活,此时正值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也不曾经历人世沧桑,此时的项脊轩应是充满着书香气息和青春气息的。与后文的悲情相比,这段文字读来恍如隔世,像一个美丽的梦。

然而,再美好的梦终有醒来的一天,诸父异爨、篱墙相隔、犬吠不止,封建大家族在这些琐琐碎碎中已经一步步衰落凋敝,作者通过科举振兴家业的担子更重了。书斋生活固然怡然自乐,令人眷恋神往,然而世事变迁、亲人伤逝、功名未就,凡此种种,悲哀无限。相对于后文的哀,怡然自乐的书斋生活更加弥足珍贵;怡然自乐的书斋生活更加反衬出人世变迁、物在人非的悲凉。哀乐相衬,无以冰炭置我肠!

生活是真实的,真实的生活往往五味杂陈。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不知如何调和这种哀乐,写悲伤时像是无病呻吟,写乐时又似矫揉造作,不妨学习《项脊轩志》这种哀乐相衬的方式。

总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日常琐事、平凡场景寄托深情,曲婉含蓄、幽谧动人;抒发感情时收放自如,一“泣”一“号”一“树”都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哀乐相衬,把早年书斋读书生活造成最美好的梦,把人世沧桑的悲情酿成最醉人的酒。如此文章,自然千古流芳!

 

(作者系江陵中学语文教师,高三年级备课组长,荆州市刘先海名师工作室成员)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