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告: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课题 > 正文

行走在新教育路上——江陵中学课程改革时间关键词解读

发布时间:2013-11-06来源:作者:阅读量:

                        行走在新教育路上

                      ——江陵中学课程改革实践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一】     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

一直以来,我们呼唤着教育的崇高与神圣,追寻着教育的真善美.我们期盼给孩子们一个有意义的高中时代,并能为他们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一生中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会创造。

“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进行的教育实践,这一实践是基于激励人性真善美的教育智慧,基于倡导健康成长的生活信念,基于弘扬民主精神的文化传承,基于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想。

“新课程,新起点,新江中”是关于“教育本质、教育本源与教育根本”的实践。在多元的教育思潮中,我们选择了理想教育,大众教育、孝雅教育和创新教育作为新课程实验起点;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为教育之振兴、民族之复兴而自觉担负起的历史责任;把实现“学生向往、老师幸福、社会满意”作为创建“现代化、示范性、有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

“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是我们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旨在创造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又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江中特色的课程文化,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设置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设置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设置课程,要为学生发展选择适合其成长的环境开发课程。做到既实事求是又面向未来设置课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置课程,忠实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

“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要求我们的课堂应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基于探究的学习,是基于个性的学习,是基于对话的学习,是基于网络的学习,是基于实践的学习。课堂教学要实现“观念、方式、评价”的三个变化,倾力建设“重价值、重基础、重生成”的有效与有区别的自然生成的健康课堂。

我们课改总体思路是“全面兼顾、重点突破、理性推进”,三年中始终围绕“课堂、课程、课题”谋改革,凭借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三个重大课题项目实验把我校课改推向纵深,并在“主题教研、健康课堂、课程文化、教师成长、管理创新”等五个领域得到突破。

我们的实践从校本教研开始。

 

【关键词二】:       主题教研

○主题教研的提出

要办好学校,要有好老师;要有好老师,先有好教研;有优秀的教研文化,才有优秀的教师团队 。主题教研的提出源于新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问题意识在课堂中的意义日益凸显;研究问题,成为推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抓手。我们率先在全省提出了以问题为主线的校本教研,即主题教研

○主题教研的内涵

在推进课程文化建设,打造健康课堂实践中,我们感受到:要实现“以能力为核心”的有效教学,必须生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有效课堂,必须预设“以问题为主线”的有效教研。我们的教研活动,其本质上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问题”就成为有效教研的标志。在主题教研中,问题就是研究的内容;问题就是研究的对象。只要是预设问题收集、围绕问题展开、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主题教研。问题即主题。

○主题教研的特征

更关注学生,主题教研研究对象主要是 “学生”,而常规教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师”;更关注学习,主题教研的研究的形式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设计,而常规教研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关注过程,主题教研的内容一般是具体过程的探讨,而常规教研常常是对教学行为的评价;更关注生成,即始于问题的发现,终于问题的解决;课堂生成,学习生成,价值生成。

○主题教研的流程

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主题教研活动的12个基本元素:征集问题——确立主题——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设计观察表——课堂教学——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二次设计——形成意见——撰写案例——跟进创新;规范了5个基本流程:征集问题与确立主题——集体备课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与二次设计——撰写案例与跟进创新。主题教研不追求完整的流程,只要是能够围绕问题展开、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有效的主题教研

○主题教研的主题

问题即主题,问题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问题要从“内容与节奏、主体与角色,程序与细节、方法与手段,组织与形式、知识与能力”六个领域中找;二是问题要从“五字”方向上寻,即基于问题意识的主题教研,多问为什么(场),基于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抓住为什么(桥),基于问题解答的个别学习,回答为什么(路),基于问题分析的教学评价,解决为什么(法),基于问题归纳的教学小结,反思为什么(渔),主题教研中的“集备”要求;三是问题要从“学生问卷、教学现场、教师困惑、备课交流”四个渠道里挖。我们把以上各方面搜集的问题加以整理,提炼出“教师课堂教学教研与学生课堂学习教研”,“课程分析教研与训练选编教研”,“课时教学教研与单元教学教研”,“学期主题与学年主题”的系列教研主题

○主题教研的集备

集体备课仍然是主题教研的重要环节,其要求有:一是要改变教研环境,让老师们离开办公室到“头脑风暴室”开展活动。所谓“头脑风暴室”,即每一个教师集中到学校功能会议室,在那里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与同伴进行急风暴雨似的争辩,在这里,杜绝假大空,只有问题和观点,不存在学徒和权威;二是要求做到“三全”,即全员参加,强调教师“一个都不能少”,全程参与,强调“一分钟都不耽搁”,全体受益,强调“一个都不是旁观者”

○主题教研的文本

“三案”作为主题教研的物化成果与支撑材料,包括“主题教研活动案”,“课堂教学探究案”,“教学复习检测案”

○主题教研的评价

“课堂观察”是我们与主题教研相适应的观议课形式,我们整理出三种方式,即一是随机性评价,主要从教学现场师生行为的各个环节上进行量化评价;二是诊断性评价,主要针对“问题”的设计与解决进行量化评价;三是结论性评价,多指权威性评价,一般少用

○主题教研的要求:

第一,“主题教研”是贯彻“3521大教学观”。“三个阶段的统一”,即课前教师开展主题教研,课中师生进行问题探究与同伴现场观课,课后教师做好反思与二次设计;“五个环节相扣”,即问题设计(主题教研)、问题探究(课堂教学)、现场观课(评议课)、教学反思、二次设计等五个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两个主体依存”,即教师这一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这一学习过程的主体相互依存;“一个核心贯穿”,即教与学都应贯穿问题探究这个核心。我们把“3521“教学要求,称之为“大教学观”

第二,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与学生生成意识。要保证教学问题设计指向学生,教学内容选择适应学生,教学目标达成为了学生,教学过程演绎交给学生,课堂活动时间还给学生。一句话,主题教研不是为设计而作,而是为学生而生

○主题教研与健康课堂

在主题教研的推动下,我们推崇这样的课堂:教与学是互动流畅的,师与生时互信愉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常用常新,小组教学形式经常运用;演板、展示、鼓掌、被称赞成为课堂简单而有力的武器;精选精练得到落实;

○主题教研的意义

主题教研不仅是教研形式的转型,更是研究思想的革新;主题教研带来的不仅是校本教研的新面貌,更能引发教师教学生活的深刻变化,它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带来了课堂教学的转型,促进了学习型组织建设,推动了管理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三】      健康课堂

构建健康课堂,一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我们的着力打造精彩课堂,就是力图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精彩课堂是我们走向健康课堂的必由之路。

○精彩课堂的活动创意

“我的精彩课堂”展示,于每年4月或12月用一个月的时间,对高一年级的全体教师都必须执教一节新课程教研展示课。展示课统一在“精彩课堂现场录像室”进行。所有执教者均应着整装,所执教的文案(导学案、探究案)均由备课组的主题教研活动产生,备课组教师也均应参加本组教师教学现场的观议课活动。学校统一出海报拉开架式,统一搭建录像课堂提升格调,统一拍照摄像营造气氛,统一制作光碟敦促反思,统一进行多维评价鼓励创新。

○精彩课堂的活动目标

“我的精彩课堂”展示,共六轮,第一、二轮展示活动为破冰之旅,第三、四轮展示活动为探索之路,第五轮为普及之歌,第六轮为提升个性舞台。每一轮展示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少讲多学”、“先学后教”、“探究生成”“同课异构”“健康课堂”“课堂魅力”。

○精彩课堂的评价依据

一看课堂现场是否做到了“三变”,即变理念,变方式,变手段。

二看课堂现场是否呈现出“三多三少”,即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多了;教师简单提问少了,学生问题探究和师生互动多了;教师简单练习少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实验探究多了。

三看课堂现场是否体现了“三重”,即课堂是否体现了“重价值、重能力、重生成”。

四看教学是否生成了“四案”,即是否有主题教研“活动案”,是否有教学设计“探究案”,是否有教学训练“检测案”,是否有课后教学“反思案”。

五看观课议课是否进行了“五评”,即评“三维”目标是否达成,评能力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是否突出,评双基是否落实、训练是否到位,评问题设计是否精妙。

○精彩课堂的奖项设置

四类八小项奖

第一类:“我的精彩课堂”,设“最有激情的课堂”奖(3-5人),“最有创新的课堂”奖(5-6人),“最有魅力的课堂”奖(3-5人);

第二类:“我的经典教育故事”,设“最有教育智慧”奖(3-5人),“最有教育理想”奖(5-6人);

第三类:“我的精美课件设计”, 设“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奖(5-6件),“最有价值的学科命题”奖(5-6个)。

第四类:“我的优秀团队”,设“最佳优秀团队”奖(2-3个)。

【关键词四】课程文化

三年来,我们开发了选择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开放性课程、生态性课程等四个系列的校本课程,形成学科拓展、人文素养、社会实践、德育等四大系列41种校本课程,其中《人与自然生活中的物理》、《人与社会高中生学地理》等综合学科课程二次开发,解决了非高考学科教学的难题。《每日十省》、《文曲讲坛》等有效地拓展了课程资源。

五字德育。我们根据校情,挖掘整理出“雅、格、毅、省、孝”德育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即培养学生举止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的“雅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性格、优良品格、高尚国格的“格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崇尚理想、坚定信仰、迎难而上的“毅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省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师长、长幼有序、与人为善的“孝文化”教育。“五字德育课程”使德育内容推陈出新。

○每日十省。为引导学生增强自省意识,养成自省习惯,提高自省能力,我们依托校本教材《走向成人•十省日记》,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每日十省”活动。主要内容是:省厚德、省好学、省孝亲、省交友、省俭朴、省惜时、省诚信、省行为、省仪表和省向好等。《十省日记》每学年一本,共100记。每次日记先两分钟准备、三分钟自省、五分钟撰写自省心得。每月由同学、导师、家长分别点评一次。

○二次开发。为解决非高考学科课时偏紧的难题,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按照“基于课本、基于生活、基于学情”的原则,我们对统编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人与自然•生活中的物理》《人与自然•生活中的化学》《人与自然•生活中的生物》等文综教材,以及《人与社会•高中生学政治》《人与社会•高中生学历史》《人与社会•高中生学历史》等理综教材。对非高考学科进行学业考试,不及格的实行补考,严格学分管理。

○文曲讲坛。利用古城地域文化资源开办了“文曲讲坛”,校长李大春同志带头撰写了《中国信念》《中国文化概述》等文章,与荆州各界名流的讲稿《楚国文物摭谈》《荆州水产》等合编为《文曲讲坛》学生读本,成为学校宝贵的课程资源。隐性课程,开拓了学生视野,点燃了学生生命激情,成为健康课堂的重要延伸。

【关键词五】教师成长

○名师工程。为了让教师迅速适应新课程,主动转变角色,我们倾力打造“名师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青蓝工程,对调进学校工作不足3年或未获得中学一级职称、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实行定向培养。二是首席教师,

○方阵晋级。为适应教师年龄与教学经验的差异特点,学校对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学习组织采取差异化的办法,以教龄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教学能力与教学业绩,将全校教师划分为四个方阵,即成长方阵、创业方阵、建功方阵和立业方阵,通过“青蓝结对”与“名师工程”两个平台,建立“阵地建设”“经费保障”“政策支撑”三个有江中特色的校本培训和校本学习的制度,形成一个见贤思齐、思进有为的生动局面,从而促进学习型组织落实,让青年教师成长,中年教师有为,老教师立名。

○封闭集训。每年,我们都要举行“12”的培训活动,即每年一次暑期的课改骨干培训班,每学年两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班,一方面提升干部的课程理解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提高干部的研究水平,重点解决教研执行力问题。

○千日破关。结合“师生同考”“周末课堂”等形式,以三年(千日)为周期,以突破“教育理念更新关、信息技术运用关、教学能力提升关”(三关)为基本目标,以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过关检测和量化考核为推进措施,大力开展以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在过“三关”的基础上,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关键词六】管理创新

○构建芯文化。“芯”是动力之源,围绕“芯文化”的创建,我们努力挖掘德育资源,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管理水平,在德育序列化、教学信息化、管理现代化等方面做文章,使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围绕“芯文化”建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教师QQ群、教师博客和“人教数字校园”平台,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实现资源共享。并充分开发学校网络系统,实现与“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等平台的无缝对结。

学校科教中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智慧大脑”与管理中枢神经。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有效发挥教学管理的功能,我们提出了“芯文化,新视界”口号,把计算机、网络、模块、程序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在科教中心建立了“教学秩序调控平台、课堂教学设计平台、教学检测评价平台、教师成长考核平台、学生学籍管理平台”等五个信息化平台。高质量的管理,促进了教学与科研、学习与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学教研模式、评价手段不断更新,电子备课、头脑风暴室、QQ教室、教师博客、教师论坛、杏坛空间等教科研与学习交流等新形式不断涌现。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使学生参与更加便捷;基于电子资源的研究,使教师视野更加宽广;基于信息平台的管理,使教科研过程更加规范。

○成立三大中心。2009年起,我们进行机构改革,将十个处室整合为三个中心——科教中心、德育中心、校务中心,进一步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有力地提升了课程执行力。

科教中心以“芯文化、新视野”为理念,以“教学秩序管理平台”“教师成长考核平台”等五个平台为支撑,以“人教数字校园”“数字教室”为通道,通过实行“三个三”管理,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备课实现了无缝对接,争当课程改革的操盘手。

德育中心以“校园网监系统”“校园广播站”为主要平台,实行“三个三”的模块式管理,为课堂教学营建安全有序的环境,突破课程改革的新瓶颈。

校务中心以“校园电子监控系统”为平台,以绩效考核为杠杆,以无纸化办公为推手,实行“三四五”管理,打造课程改革的新引擎。

○搭建五个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平台:主要是为教师提供发布和展示教学设计的公共平台,并由科教中心对教师教学设计进行适时调控和指导。

教学检测评价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学情调查、教研评价和检测督促等。

教学秩序调控平台:主要功能是规范作息制度、进行选课指导和课堂巡查监控等。

教师成长考核平台:主要从课程开发、教师成长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对教师加强管理。

学生学籍管理平台:是与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链,规范学籍管理。

五个平台,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效能,成为学校课改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五个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使教学管理手段实现了现代化,以往令人头疼的各项检查评价,变得方便快捷。教研活动评价、电子备课送检、教学反思和博客交流、课堂教学秩序调控等,有了崭新的形式和内容,无纸化办公渐渐成为一种常态。

创新管理制度。为解决动力问题,我们创新了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主题主题教研的正常开展,我们坚持实行“三评一奖”。一评教研活动有无明确的主题(主题教研),二评教研活动有无文本成果(教研活动案),三评教研活动成果的有效应用(课堂教学探究案),由此开发出“主题教研”的系列物化支撑:“主题教研活动案”“有效教学探究案”“有效教学检测案”(三案)。同时,转变方式,实行“捆绑式评价”,将个人表现与教研组、备课组的表现结合起来。重实效与重奖励的评价机制,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研热情,提高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为了保证学校管理高效有序,我们针对不同岗位分别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对教师、干部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班主任进行“五好十优”量化管理。无论是对干部,还是对教职工,坚持每月考评,实行“学生评老师,老师评干部,社区评学校”评议模式。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干部工作好不好,教师说了算;班主任工作怎么样,分数说了算。 “考绩效”与“评工作”已成为我校的管理常态。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