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告:
 

学校概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长寄语 > 正文

我所理解并希望的教育—— 四谈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10-01-15来源:办公室作者:木阅读量:

www.manbet3.net 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根据《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按照我校“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办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提出如下要求。

1、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致力于实现“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的办学目标,用崇尚有理想的教育,推崇科学精神的教育,倡导人文情怀的教育,致力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来呼唤教育的崇高与神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成为能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奠基校园。

2、坚持科学的工作方针。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学校确立“积极推进,稳妥实施,整体推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创建特色”的工作方针。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高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自加压力,全力推进;二是要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明确中心,突破重点,;三是要在总体规划下,有步骤的分类、分层、分阶段达成课程改革的工作目标,既反对观望退避的错误观点,又要防止盲目冒进的情绪,做到有序有度有力,稳妥科学推进。

3、坚持务实的工作目标。围绕打造全省一流优质品牌高中,创建全省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的办学目标,要凭借学校自身省级示范高中、省级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省级教育科研示范校的优势和平台,力求在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课堂的建设与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管理、教师学习成长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等六个方面有较大发展与创新。我校第一轮课程改革工作,主要围绕“四个三”计划展开,即规划并印制好“三本书”:《www.manbet3.net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汇编》、《www.manbet3.net 教师新课程实验指导手册》、《www.manbet3.net 学生新课程学习行动手册》;重点做到三个突破:教师培训与成长、有效课堂的构建与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制与实践;集中研究三项课题:“我的精彩教师生活——教师学习与成长研究”,“我的精彩教学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我的精彩校园生活——学生自主发展研究”;达成三大目标:教师学习化教研组织与教师成长团队形成,有效课堂多元化初步形成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学校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初见特色。

4、坚持开齐课程。开齐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的基础性要求,首先要完善课程结构,按照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语言与文字、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以及语文、数学、外语等十五个科目设置课程;其次,要确立课程内容,列出必修、选修科目,供学生选择科目及模块修习;第三,努力开发有湖北地域、荆州文化特色的以及符合学校校情的地方及校本教材,逐步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超市。

5、坚持开足课时。执行课时计划是课程改革与规范办学的基本要求,一是要确立课程学时。每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选修课程模块的教学时间为18小时左右;二是完成学业学分。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应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中须获116个必修学分,至少22个选修学分,至少6个选修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三是逐步实现高考学科科目按标准课时开课,确保非高考学科科目及综合实践活动科目开足课时。

6、坚持开好课程。一是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育人价值,重视课程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价值的培养;二要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三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夯实双基;四是加强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监督,组织好学业评价,提升课程管理能力;五是加强对选修c和选修课程的修习,落实教材、落实师资,开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理化生实验室建设及加强通用技术教室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7、坚持有质量的以校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是要优化提升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要树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设置课程,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课程,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设置课程,为学生能选择适合其成长的环境设置课程的课程建设理念;二是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确立“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荆州”、“我与未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主题,确立青年志愿者系列、爱心行动系列社区服务课程开发主题,确立学生校园与学生假日自主管理、学生走进新农村、企业园区、社区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市场调查基地进行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主题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六大类、二十六系列、一百0八科目建设规划。六类校本课程是指学科拓展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生命科学课程、活动实践课程、社团讲座课程;二十六系列校本课程是指理想主义教育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系列、道德规范法制教育系列、儒雅文化教育系列、文学社团教育系列、楚文化研究系列、三国文化研究系列、关公文化研究系列、荆州水文化研究系列、荆州民间传统艺术研究系列、荆州民间饮食文化研究系列、荆州文物研究系列、荆州名人研究系列、荆州发展研究系列、荆州环保研究系列、创造性人才研究系列、长江水文化研究系列、学科拓展学习系列、市场与股市研究系列、金融理财研究系列、荆州农副产品市场研究系列、科学主义教育系列、体育艺术特长学习系列、社团活动系列、青藤文化讲座系列、活动实践教育;一百0八科目主要包括骨干课程:《荆州文化》、《我学楚辞》、《关公》、《亲水之城》、《生活哲学》、《当家人》、《环保就在身边》、《数学解题方法》、《健康一生》、《最好的学习方法》、《青藤文化在江中》等等。

8、坚持规范的学分管理。学校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必修课程116学分包括: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信息技术4学分、通用技术4学分、音乐3学分、美术3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科类课程学分以模块为单元进行认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以课题评价形式认定,学生三年高中学习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不少于3个,要做到有课题、有研究过程、有研究成果、有自评互评师评,要有270个研究学时;社区服务学分认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80个学时;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要求学生每学年要参加一周(35学时)的社会活动实践;学生三年至少要修习选修课程6个模块(每个模块按18学时设计)。学校按程序公示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学校建立并完善学分管理制度。

9、坚持便捷的学生选课制度。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赋予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落实好选课制度,一是要学校成立选课指导中心,编制《江陵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制定学生个人课表,组织行政班和教学班,配备教师和教学设施,安排教室,并向学生公布;二是建立学校导师制的选课指导模式,学校为若干名学生设定一名选课指导教师,保持三年不变,对学生的选课过程给予个性化、追踪式、动态性的有效指导;三是设立行政班和教学班。

10、坚持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首先要严格按照全省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为纲目,细化评价手册,全省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六个维度指标为,“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第二,学校制定根据六个维度的指标制定具体评价办法,评价手册发至班级及学生,每生一册,并做好纸介评价与网上评价的统一;第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坚持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家长参与。

11、坚持落实学生成长档案袋。学校要统一印制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是学生高中三年来的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形成性评价记录,学生成长档案袋包括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学校要指导学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个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使成长档案袋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12、坚持实时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分为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学生每学期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高中毕业时进行的评价。全省普通高中学生使用统一格式的“普通高中学生成长档案袋”(电子版)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审查、年级审核,学校认定的步骤进行。学校坚持过程评价,抓好日常管理,开展实时评价。

13、坚持实效的日常规范教育。一要完善“四级三组值日管理和“五好十优”星牌班级管理的平台,设计制作“江陵中学班级一日常规检查评比公布栏”,“江陵中学高一(二、三)年级‘五好十优’星牌评比周公布栏”;二要实施《江陵中学学生每日‘十省’自评》、《江陵中学小组每周‘十优’互评》、《江陵中学班级每月‘五好十优’评议》、《江陵中学学生成长档案袋”》、《江陵中学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三是学校统一印制学生每人一册的《走向成人——江陵中学学生每日‘十省’自评簿》(含小组没周‘十优’互评),学生每人一册的《我的精彩校园生活——江陵中学学生成长档案袋》(含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每班一册的《我们的团队——江陵中学班级每月‘五好十优’评议记载簿》。

14、坚持有效课堂实验。全心全意抓好有效课堂,一是要坚定不移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多结合课程特点开展实验,坚持以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为主,坚决摒弃呆板的以灌输为主的满堂灌的课堂,普遍滋生活跃的、学生自主的、有激情的课堂,第一阶段全校教师参与有效课堂实验的人数不能低于25%,全校老师都应认真参与有效课堂的实验;二是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样化与个性化,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三是仍然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调双基落实,强调训练落实,注重学科知识准确性、系统性、完整性,以及通过学习,来领略知识自身的魅力,强调学生自学时间与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原创性、深刻性、敏捷性与精进性等品质,强调以苦为乐;四是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毫不犹豫的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进步的权利交给学生;五是要不断改进课堂的技术支撑平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15、坚持狠抓教师学习与成长。首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第二,全面实施教师创业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全校教师划分为“成长”、“创业”、“建功”、“立业”四个梯级方阵,制定由下向上晋升的机制,打造好中青年教师成长创业与中老年教师建功立业的两个平台,运用评先晋职杠杆,建立向上晋升,创业与评职联动的常态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形成“争先创优”局面;第三,鼓励教师开博客、写论文和著书立说。

16、坚持教科研领先。,学校全部的生命力与活力在教师,要树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坚持科研兴校,将学校教师群体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首先要落实以校为本的教研,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课堂,以课堂中教学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中总结提升,以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把集体备课作为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三是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提倡写教学反思,写教育博客;四是加强课题研究,注重课题联系教学实际,注重课题服务于课程改革,学校第一轮课题研究以教师成长、有效课堂、主体发展性德育以及课程执行力为主要方向。

17、坚持优先发展信息化平台。切实打造技术平台,确保与省网络平台无缝快速链接,一是建好学校课改网站,整合课改网络资源,用好课改平台;二是搭建学生远程学习平台和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学生学习课程资源和教师教学支持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生选课、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学校课程评价等信息系统,实现课程改革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三是要丰富德育管理的四个技术平台,即:家校联系信息化平台,校园绿色电子网监平台,校园周边警、校社区三联平台,学生德育评价信息化平台;四是教学管理中心建好五个平台,即:教学秩序调控平台(主要负责课表编制、教师调课、作息时间、学生选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服务、教师听课评课活动、教学比武等),教师备课平台(主要负责集体备课检评、教师电子备课教案或学案检阅、教案分送到教室、年级组、年级备课组、教师课后反思检阅等),教学检测评价平台(主要负责学生课堂练习检阅、学生课外作业检阅、学生单元测验检阅、学生大型考试成绩登记、学生学分登记、班级任课教师学情调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等),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学籍管理、学生异动管理、学生住宿管理、学生行政班、教学班、选课班登记等),教师学习平台(主要负责教师校本培训、青年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教师绩效考核、教师职称评定、教师业务评比与岗位评聘等)。

18、坚持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的领先首先是文化的领先,发展中的江陵中学必须切实提高其文化这一软实力,一是要建设具备现代社会特征,具有现代人内涵,体现民族的世界的文化主流的,尤其突出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实体,赋于学校活动的人、变化的事、静止的物、流动的时空这些“景物”,有亲切的人文、科学的色彩,将一些时代感强和充满生命力的德目物化、显现化、寓意化、情景化、警示化,使教育环境的人文化和人文的教育环境化;二是要以文化实体为载体,以教育活动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生互动、人物互动中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精神的契合;三是要倡导主流文化,要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要处理好主题文化和文化丰富性的关系,做到兼包并蓄,海纳百川,以我为主,以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四是倡导有江中特色的主流校园文化,“自强不息,报效社会”是江陵中学办学精神,“新课程、新教育、新江中”是江陵中学新时代办学目标,倡导“简单而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倡导“正派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自信而大气”的校园文化,打造“自主而精细”的班级文化,丰富和提升“启智育人”的校园文化内涵,为培养“自信而大气、自强而阳光、自立而健康”的具有现代人格和领袖气质的江中学生,把学校建成绿色校园、健康校园、科技校园、人文校园、艺术校园、书香校园,共同创造学习社会美、追求生活美、欣赏艺术美、陶醉环境美、铸造人格美、创造科技美、弘扬荆楚文化美。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