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告:
 

群团组织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群团组织 > 家长委员会 > 正文

做学习型家长,促进孩子发展

发布时间:2008-02-23来源:作者:admin阅读量:

做学习型家长,促进孩子发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对孩子的“摇篮教育”,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关系到孩子的“终生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家庭无可争议的被列在首位,家庭教育是整个人生大厦的奠基工程。

     可惜的是,作为每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境,中国家庭在教育化解上还存在着较大较多的误区,家庭中的悲剧也是一幕幕上演:离家出走,上网成瘾,早熟早恋、偷吃 “禁果”,打架斗殴,极端的甚至出现自残自杀或者杀害父母等等情况,这一切都不由得让人惊呼: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其实,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学校教育要改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家庭教育上下功夫,创建学习型家庭,学做新时代的学习型家长。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淡化功利心,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孩子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期待一旦过了头,就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命令孩子们从三四岁甚至更早便开始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奥数,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下,一种情况是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最终什么也学不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学得只剩下知识,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也只剩下学习成绩,那么学习成绩上偶有一点上下起伏,必定会在这些 “优秀学生”心中激起滔天巨浪,后果当然是不堪设想的。那些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之前自杀的极端个案不正是最“生动”的例证吗?

     造成这种现象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风气,家长没上过好学校的教训等。父母常常不自觉地把对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那么,这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便成了家长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孩子成绩还不错的时候,可能还有机会干点与学习“无关”的事,但大多数有了机会的孩子恐怕已经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了;孩子一旦成绩不够理想,那么像看看电视、看看《读者》、与朋友聊聊天、打打篮球等日常行为将会被家长视为不可容忍的。每当这时,孩子与家长之间总是容易以“战争”来作为最后的解决方式。这种状态下,孩子的成绩不光得不到家长所期望的上升,反而可能带来更大幅度的下降。其实家长应该知道,孩子们这些看似放松的行为恰恰可能带来学生学习的进步。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压力得到释放,人际关系变得融洽,视野变得开阔,意志更加坚强,这样的情况下,成绩会不上升吗?其实家长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若是上了一个星期的班之后,老板还不放过自己,星期天也要搭上搞工作,自己心中是什么想法,效率会高吗?

     明白这些道理后,孩子的成绩好固然让人高兴,但即使孩子的成绩暂时不理想,我们也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之所在。通过肯定他的长处,再来让他自己学会改变自己的不足。例如某生成绩不理想,但画画很认真,打篮球很有拼劲,下象棋爱思考,综合评价,这个学生优点很多。这些优点在学习成绩决定论的家长眼里,恐怕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改变观念的家长承认学生这些优点后,学生的自信心必然得到增强,用他已有的优点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成绩的提高还会遥远吗?这种肯定赏识的态度必定带给学生无穷的前进动力。

 

二、明确家长角色,做好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领路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孩子从呀呀学语到融入社会,家长的“示范性”作用特别重要。那么作为老师的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家长首先应以这两句话来要求自己,做到“学高”“身正”。这两个要求具体可以作如下解释:

     “学高”并不是要求我们家长的知识永远比孩子多,能力永远比孩子强,这在理论上也是行不通的。那要怎样才能做到“学高”呢?首先得干好自己的那一行,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科学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先要努力摸透自己那一行的学问,种地有好坏的差别,工人有水平的高低……家长自己力争做成自己那一行的专家,即可被称为“学高”之人了。当然,这更能给孩子作出良好的表率,进而让他们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还有就是家长也得要有学习的习惯,自己的的工作过程中也会有困惑,也会有难题,家长若能以积极主动的好学态度面对自己的问题,必将给孩子的一生带来良好的影响。很难想象,一个整天不求上进、不务正业,只懂得斗地主、打麻将的家长会培养出一个好学生来。

     “身正”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重要,这方面的俗语很多。像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不都特别明确的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吗?一个正直的父亲,一般会有一个更正直的孩子;一个贪官父亲,恐怕很难保证他孩子的清白。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心理学家说,孩子的优点是父母的,孩子的缺点也是父母的,道理即在于此。家长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矛盾、不合理的评论,都可能扭曲孩子的信仰,产生模糊认识,与学校正面教育形成对立;有的父母背后说张家长、道李家短,有的则行贿受贿,还有的父母文化品味低下等等。所有这些都会使孩子产生错误的道德认识与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来统一自己的道德情感与意志、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起典范作用,创造一种健康、和谐、高尚、高雅、向上的家庭氛围,以给孩子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正确的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自己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使孩子终生受益。

     这里要特别指出一点的是,家长要做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人。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人格上与父母是平等的,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曾经有一位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从不顾及孩子的人格尊严。曾有一次因为孩子上网时电脑染上了病毒,这位家长便毫不犹豫举起了他的巴掌,而且是在家庭聚会的宴席上。家长的行为看似严格,实则粗暴,缺少基本的民主意识。试想,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怎能获得一个健康的人格,他又怎么可能安心于自己的学业呢?更让人震惊的是孩子的话:“现在除了打不赢他们外,我什么都不怕了!”“要是在美国,我的爸爸至少以判了几千次刑了。”这些话可能显得偏激了些,但种下“苦”瓜的家长最终恐怕最终只能收获一把“烂”豆吧!

 

三、强化学习意识,争做教育孩子的专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当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家长绝不能简单的把教育孩子看成是学校老师的事,而应时刻不忘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那么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一)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要忘了家里还有孩子。任何人,从国家总理到看门人,都可以找到替代的人选,可父母亲是不能由旁人来替代的。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会使家长失去孩子,而且使社会失去优秀公民。

     (二)不要永远拿自己读书时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孩子,时代在变,孩子也会跟着变,家长不可以一成不变。

     (三)再富也要“穷”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果不是特殊需要,尽量不给孩子配备手机等物质用品。

     (四)孩子成长具有阶段性,具有关键时期,家长要尽量了解孩子新的变化。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越长大越有变化的可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青春期。

     (五)要经常和老师探讨孩子的教育情况,永远不要怕打扰老师,特别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困惑时。

     (六)经常和其他家长交流孩子教育的得失。

     (七)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保持一致。

     (八)不要为孩子代劳一切。一切都给孩子,为孩子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九)买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主动学习。

当然,要做教育孩子的专家,还得付出很多很艰辛的努力。但我们深信,用种种艰辛和不易换来孩子健康快乐和谐的发展是值得的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