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告:
 

教学科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健康课堂 > 正文

凝心聚力,定心定力 创新求变,务实求真 ——江陵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6-12-27来源:作者:阅读量:

 

凝心聚力,定心定力     创新求变,务实求真

——江陵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工作汇报

 

20161226

 

2016年暑期,江陵中学班子调整,王敬林同志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半年来,在市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区教研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倾情关怀下,新一届党委班子带领全体教师克难奋进,开拓创新,以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凝心聚力,定心定力,创新求变,务实求真,教学管理及改革呈现出蹄疾步稳、推陈出新、规范有序的总体特点,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了新气象、新变化、新常态。

 

一、 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321人,其中在职218人,离退休103人,2016年定编243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学历210人,专科2 人;副高职称119人,中级70人,初级28人。学校现有班级51个,高一设16个行政班,高二年级设15个行政班,高三年级设20个行政班;全校总计3103人,其中,高一年级917人,高二年级933人,高三年级1253人。

 

二、主要成绩

 

近年来,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江陵中学办学思想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推陈出新,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日益显著,办学环境日趋改善,学校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荆州城区三大重点省级示范学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单位”、“湖北省园林式高中”、“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重大课题项目实验先进学校”、“湖北省消防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健康学校”、“荆州市高中教学突出进步奖”等。

1办学质量大幅提高。五年来学校高考文理一本上线人数实现了翻番转弯,年均增幅19.7%。文理一本上线已从五年前的110 人上升到2016年的285人,文理一本上线人数达到历史高点,本科上线人数持续保持在千人以上。2013年郑敬浩和2016年陈轶凡两位同学先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16年高考,理科阳光班单班一本上线达62人,文科基地班单班一本上线达47人;陈轶凡位居全市理科排名第五名,宁进、蒋露分别位居全市文科排名第二名和第七名阳光班和基地班成为学校办学的金字招牌。在2016年全市高考总结表彰会上,我校荣获“高中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检考试文理一本上线259人,位居全市一中前列。

2队伍建设明显增强。近年来,不仅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且教师的课堂结构与教学方法也发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得到迅速提升,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我校各学科教师在全省各类教学比武中获省级以上奖项就达到三十余人次,其中,有两人获全国一等奖,获奖人次与获奖级别均居于全市各类高中学校首位。今年秋季,宋东映、张梦璐、何志锋、李远俊四位老师又获得“一师一优”部级优课。

3办学特色有力彰显。今年秋季以来,新一届党委更加注重培育新高考背景下的办学特色:一是以武大基地班为代表的文科特色;二是以垄上阳光班为代表的理科特色;三是以飞翔班为代表的资助特色;四是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代表的课改特色;五是以“五自四力”为代表的德育特色;六是以小班教学和日语班教学代表的个性化职业规划特色;七是以“芯文化”、“雅文化”、“格文化”、“省文化”、“孝文化”主体的校园文化启智育人特色;八是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代表的党建特色。

4、文化引领凝心聚力。从“现代化、示范性、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追求中,形成“文曲江中”文化建设“八大”系列:一是构建“忠于课程标准、基于个性学习、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文化,二是倡导“重问题设计、重学习提升、重向善有为”的教研文化,三是推崇“基于问题探究、基于对话学习、基于价值生成”的课堂文化,四是践行“整体构建、自主体验、价值引导”的德育文化,五是探索“精细化、人文化、制度化”的管理文化,六是重视“坚定办学方向、坚守两全方针、坚持争先创优”的党建文化,七是创建“互联网+、问题驱动、产品链接”的芯文化,八是打造“绿色人文、科学效益、基础夯实”的质量文化。“文曲江中”文化建设系列,充实、丰厚、创新了校园文化启智育人的内涵,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优良的环境。

 

三、主要工作

 

1、扎牢扎密制度笼子,建立现代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今年暑期,在新一届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出台了《www.manbet3.net 关于深化教学科研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1)扎实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打造升级版主题教研。①整体性:努力打造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团队,人人参与,取长补短,力求齐头并进,整体提升,学期结束将评选出优秀备课组,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②绩效性:教师参加主题教研活动时间折算成课时,在绩效工资中得到集中表现;③主题性:备课组长事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确立活动主题,确定主题发言人,事后交主题发言人的书面发言材料和活动实录记载;④学术性:提高主题教研质量,净化教研环境,创设学术争辩的良好氛围,提升主题教研的学术水平。

(2)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强化课堂问题意识,努力改变课堂,以适新高考改革:①教师有足够的课前准备;②教师有足够的课堂驾驭能力;③课堂有明显的课型特点;④课堂有明显的问题意识;⑤课堂有较强的能力驱动;⑥课堂有较强的新高考对接训练;⑦师生有较高的参与度;⑧师生有较高的获得感。

(3)全面加强教学质量分析。进一步加大考试质量分析力度,大凡考试必有质量分析。阳光班和基地班加大双上线和学科位次评价考核权重,平行班加大单科综合分和均分评价考核权重。每次考试成绩载入教师业务档案,并做为教师升级任课的基本条件。改变传统质量结账方案,三年分别按30%、30%、40%的比例结算,每年按2:2:2:4的比例分四次结算,改变以前高考“一锤子买卖”的现状。

(4)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教师不得坐教(学生考试、自习除外),不得酒教,上课时不得玩手机,上课时中途不得抽烟,上课时不得中途长时间离场。体育课将不再设模块教学,加强班级常规教学,兼顾体育特长训练。科教中心将联合学校行政值日和年级组加大课堂教学巡查力度,发现空堂、早退、迟到、提前放学等违反教学常规行为者,将及时通报并处以罚款(空堂100元/节次,迟到、早退、提前放学扣50元/节次)。

(5)全面规范听课评课活动。大力开展“一人听(评)全组、全组听(评)一人”的“双听双评”活动,所有教师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任何教师可以走进任何课堂。①实行听课评课制度,凭听课评课记载情况折算课时量;②听课要有听课详细记载,有个人听课心得和集体评课意见;③听课评课实行捆绑制度,听课之后要有评课环节,评课范围可大可小;④每人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听课评课活动(开学规范周、考试周除外)。

(6)加强学科组管理和评价。①加强教研团队建设,调整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取消教研组长助理一职,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以量化评分方式进行月绩效等级考评,学期结束进行综合考评考核;②严格规范资料征订使用,严格实行一科一辅,严禁任何班级或个人私自征订资料并收取学生资料费。

(7)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①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凡三十五周岁以下和调入不满三年者,开展一对一师徒结对活动;②组建市区名师工作室,加强名师及其后备力量培养和优秀学科团队建设;③年满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师生同考活动;④编辑教学科研论文集——《江中学刊》,继续出版学生作品集——《五月》,每学期均编辑出版一期;⑤以社团为平台,适时举办教师个人专题讲座活动和教师个人风采大赛;⑥开展星级教师教学活动单项及综合评选活动;⑦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组建专业队伍进行课题研究,并对科研和课题成果实行奖励;⑧大力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凭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获得购书卡的奖励,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⑨适时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8)逐步规范试卷命制环节。①期中考试或月考试卷实行跨年级交叉命制,并实行严格保密措施;②全套试卷命制必须严格按照国标卷模式命制,严禁出现陈题,少用原题,杜绝套题;③实行分层教学,主张不同层次班级使用不同试卷;④所有试卷资料必须由备课组长签字确认后方可印制;⑤自行命制试卷经备课组长审定之后方可予以课时折算。

(9)严格规范学生异动管理。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接受学生转学或转班,由科教中心按程序操作。学校原则上不办理借读手续。中途不办理转学或转班事宜。班主任私自接受学生将受到诫勉谈话,情节严重者将停课或停岗。

(10)规范平行班教学管理。严禁课堂上玩手机,严禁提前下课,严格控制学生课堂中途外出活动,上课不得睡觉,每节课实行科任教师点名制,学科教学降低难度,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强化,引导学生寻找高考出路。

2、务本务实教学管理,全面提升高考备考综合实效。

(1)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老师为本,最大限度地锻造师生的铁血般精神,形成江中特有的高考备考文化。很直白地讲,高考就是打仗,备考就是练兵。在高考备考中,我们最大限度地激发了高三年级全体师生的巨大潜能,培养全体师生的那股狠劲和韧劲,竭尽洪荒之力,努力锻造全体师生永不服输、永不言弃、敢于挑战、勇于战斗的铁血精神。高昂的斗志与良好的状态,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信心,刻苦的忍耐与无言的坚守,成为江中高考备考文化的主流。

(2)求真求实,强力推进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努力打造智慧型校园。以前高考备考中,确实存在个别教师、个别学科过度依赖教辅资料,不加选择,不加整合,不加归纳,不加提炼,或者是选择得不够精细,整合得不够严谨,归纳得不够科学,提炼得不够精粹。在备战2017年高考过程中,我们狠抓高三年级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一是高三教师必须就某个考点或专题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数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在主题教研过程中形成的复习学案的基础上,我们要求高三年级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整体实际,针对尖子生和临界生,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数的增、删、调、补、扩、挖、展,把这个考点近五年的题型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升,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预测来年的命题趋势。二是除模拟综合检测之外,尽量少用甚至不用成套试卷,采用“剪刀+浆糊”的方式来精心组合试卷,杜绝低效甚至无效地重复训练。在专题复习中,我们要求高三年级教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用新瓶装旧酒,不能手持新船票登上的仍然是那条旧客船,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时最能体现一个高中教师的学术素养和专业发展能力,这是决定一所学校高考备考高度的关键时期。三是利用团队优势进行资料创编。今年暑期以来,我们组织备考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针对学科特点编写了一系列的备考内部资料或备考课程,这些资料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点以序列化、螺旋式、改错类推进,博采众长,优势互补。我们从制度上杜绝高三年级教师那种一条道走到黑、一套资料管一年的粗放型备考模式。高三教师的创造型劳动体现了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也决定了来年高考的大盘和高度。

(3)加强学习,理性备考,着力实施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力求产生综合效益。高考备考团队应该是一所学校最具智慧的团队,必须具备科学、理性、务实、合作等刚性要求,同时必须具备强大的执行力。高考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蛮干,不能跟风,不能随性,它需要理性规划、科学指导、有效落实、合作共赢。一是及时捕捉2017年高考备考的宏观、中观、微观的权威咨询信息,加强高考命题趋势研究,以此来指导一线教师的复习备考工作。比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抛出的集束炸弹的核心表述就是“一体四层四翼”,“一体”就是高考评价体系,确立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四层”就是进一步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四翼”就是进一步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当前,能力立意已经是高考永恒的主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们根据高考体现出来的能力考查要求和分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的学习、梳理和运用,有效落实能力培养。二是集中优势兵力加强命题规律研究,找出命题的突破口。我们把学校有丰富备考经验的一线教师集中在一起,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加强对命题趋势的长线研究。高考研究的主要视角有材料维度、题型变化、知识广度和能力要求。尤其是2017年高考考纲和新课程标准修订之后,试卷的结构、能力的侧重、考点的分布、材料的取舍和评分的标准等都是要关注的重点。通过组织学习,我们发现高考新变化有以下几点: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考察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转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注重思维能力的考察;强调综合性,重视工具学科的渗透作用(语文、英语阅读,数学应用和计算);命题立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素养立意。在后期复习备考中,我们要以考纲为标准,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三是加强高考备考的精细化管理。名校出成绩要靠名师,普通学校出成绩要靠管理。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细节入手,把备考工作做到极致。一方面,我们统筹规划了三轮复习的重点和策略要求,做到了心中有考纲、脑中有考题、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耳中有信息。一轮复习注重系统、深入、灵活、规范;二轮复习注重巩固、完善、综合,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密度;三轮复习重点在准,要摸准高考方向,找准学生缺漏,思路要清晰,拿着高考评分细则来给学生讲评,依据高考评分细则批阅学生试卷,现场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得分意识。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细节化备考管理。我们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坚持周考周评制度;坚持实行尖子生和临界生的盯人战术;坚持每周教学问诊制度等;坚持每天自习补差制度。我们更加注重理科更侧重训练的数量,文科更侧重训练的质量;要构建知识体系,就进行专题训练;要提高解题能力,就进行题型训练;要提高应试技能,就进行题组训练;要提高实战能力,就进行综合训练;要提高答题速度,就进行限时训练。在备考中,我们更加强化学科思维能力训练、读题审题能力训练、规范答题能力训练、学生精心整理好错题本训练。

3、搭稳搭高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步伐。

(1)大力开展以“新素养·新品牌·新发展”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参赛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35周岁以下及2016年秋季引进教师,另一类是学科骨干教师。前者42人,后者18人。通过历时两个月的紧张角逐,产生了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新奖、最佳气质奖、最佳活动奖等“十佳”选手和最佳指导奖、最佳示范奖、最佳效果奖、最佳魅力奖、最佳反思奖等“十佳”学科名师奖。

(2)坚持开展师生同考活动。今年11月,学校确定的42名一类对象参加了荆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检相关学科考试。考试结果即时公布,对优胜者予以通报表彰。

(3)扎实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在劳动竞赛基础上,我们分学科备课组又挑选了30名优秀选手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参赛选手集中执教,评委现场评分,学科主评委按0.9权重计分,其他听课教师按0.1权重计分。目前,整个活动基本结束,产生了学科单项和综合两个类别的获奖者。

(4)坚持推进青蓝工程。今年秋季,我校开展了第八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共挑选了11对师徒结对。我们要求被指导对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学期至少听20节指导教师的示范课,执教5节公开课,撰写5份教学反思,命制5份学科试卷。积极参加主题教研活动,每周上交1份有效教学探究案(教学设计),积极参加校、区、市、省级教学比武及“一师一优”课活动。

5)加强名师工作室辐射效应和课题申报研究力度。今年十月,语文教师刘先海获荆州市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在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和多位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名师工作室研究工作已经启动,近20名名师工作室成员倾情加盟,包含荆州区乃至区外兄弟学校语文教师。目前,名师工作室辐射及联动效应已初具成效。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了课题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等工作。今年秋季,刘先海、刘亚平、宋东映、张爱琴四位老师分别主持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实验课题,目前均已立项并举行了开题仪式。

4、抓实抓硬评价管理,实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并重。

1)强力推行教育教学积分管理。我们把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分成八大方面20条细则,并赋予不同分值,坚持每月一考核一公布。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实行全科、全员、全过程的“三全”覆盖,不徇私情,客观公正,力求具有威慑力。党委决定把积分管理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

2)坚持做好学情调查工作。每个月通过表格测评、学生座谈、家校夜巡等方式对班级管理和教学进行全方面调查,收集第一手教学管理反馈意见和建议,在第一时间与责任教师见面交流,并督促及时整改。

3)坚持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每月分年级分学科对教师的备教批辅等教学环节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查,并及时公布。对不达标的教师进行诫免谈活,对情节严重者调整工作岗位。

(4)加大了课堂教学巡查力度。今年秋季开学以来,科教中心管理团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学科、全时段巡查,尤其是对重点时段(比如:早晚自习、课间自习、双休自习)、重点课堂(尤其是非高考学科)、重点人员(比如: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较差的老师)等进行巡查,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的原则,及时发现,及时交流,及时督促整改。教学违纪现象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目前,基本上杜绝了教学违纪现象发生。

(5)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绿色评价。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改变以往过于注重重点班和重点学科单上线绝对数评价为更加关注一本上线率、目标达成度、目标提升度、平均总分、临界生提高度、学科团队上线数的评价以及平行班教学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5、创新创活课堂教学,积极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改新要求。在“五元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问题导向、能力立意、板块优化、活动充分、积累厚实”的“五维”课堂教学新模式。语文组田宇、叶春雷、王小红、邓宇枫等老师课堂教学文化底蕴深厚、清新雅致,很有“语文味”;数学组何鸽、严美成、何志锋等老师课堂教学以问题板块为主线有序推进;英语组余祖玉、刘莉、孙小芹、龚尚品等老师在“三维”语感大课堂中展示了一个优美的“舞者”形象;物理组关锋、尹芳、杨浩等老师注重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活动充分,气氛活跃;化学组李远俊、卢晟等老师以问题导向为抓手,课堂结构不断优化,课堂效果以一当十;生物组刘莉、郭绍玲、陈书柳、袁亚兰等老师课堂教学灵动而富有激情,课堂积累丰实;政治组李理、胡洁等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入浅出,活学活用;历史组宋东映、刘亚平等老师课堂教学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厚重而不失灵动,活泼而不失丰实;地理组汪新平、赵刚等老师课堂教学简约而实在,优化而高效。

新形势、新班子、新措施、新气象!

新素养、新品牌、新发展、新奉献!

面对未来,新一届党委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敬林同志的带领下,明确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互联网+学校教育”发展战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学兼备、人格健全的公民,促进荆州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努力把江陵中学打造成四园学校;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借助学校整体搬迁发展机遇,把学校建成规模适中、功能齐全、条件标准、设施齐全的体现荆楚文化元素与现代教育特点的新江中。

 

 

 

 


 
版权所有:www.manbet3.net ,鄂ICP备17029726号-1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地址:manbetx口碑优秀,邮编:434020,电话:manbetx口碑优秀 ,QQ:137308262,289503636
鄂公网安备 42100302000066号